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免费综合视频看在看_BD国语高清视频播放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屬的唯一公辦高職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 北京交通職教集團核心校

新聞中心

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清潔高效 創造市民宜居空間——綠色交通城市的低碳實踐

2018年06月15日 作者:  來源: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建設綠色交通需要規劃、目標和路徑,更需要深入實踐,城市則是實踐綠色交通的優良載體。

2012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在全國范圍內篩選出包括北京、杭州、煙臺等在內的27個城市,作為綠色交通城市區域性項目,探索城市空間綠色交通的發展路徑。他們既承擔著推廣已有交通節能減排技術和模式的重任,同時還是引領綠色交通建設走向深入的先鋒。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這些綠色交通城市,已經在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推廣清潔高效運輸裝備、推廣綠色交通運輸組織方式、建設智能交通服務與管理體系、建設綠色交通能力保障體系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做法既符合城市特色,也適宜在一定范圍內復制推廣。

清潔能源廣泛推廣

用能方式因地制宜

“截至2017年年底,重慶全市清潔能源車輛達到3.6萬輛,其中主城區CNG公交車、CNG出租汽車使用率達到100%。”據重慶市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重慶主城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超過292天,交通應用清潔能源功不可沒。

清潔能源的好處眾所周知,但推廣起來并不容易。為此,重慶不僅出臺了《重慶市液化天然氣車輛(船舶)推廣實施意見》《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13―2015年)》,明確了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階段目標、補貼政策及優惠政策,還依托自身完整的汽車產業集群,以及本地客車制造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的優勢,形成技術產業與行業推廣相結合。深圳市則通過創新純電動出租汽車、純電動公交車推廣模式,為出租汽車、公交車實施全面電動化探索了新路。

推廣清潔能源的同時,各地在耗能設備和用能方式上也進行了創新。根據當地公路隧道多的特點,廈門市公路部門對11座隧道的照明燈等進行改造,將原來裝設的金鹵燈、熒光燈、高壓鈉燈更換為新一代高效綠色節能的LED隧道燈,并對航空港園區和國際集裝箱碼頭物流園區等的照明設施進行LED節能改造。據估算,這些改造可實現年節電1400多萬千瓦時,年節能量5400多噸標煤。

據統計,包括天然氣客貨車、公交車、出租汽車在內的天然氣車輛,在所有綠色交通城市推廣應用,LED及太陽能照明技術應用率達到了80%以上,優化了交通用能結構,大幅減少了尾氣排放。

綠色出行成時尚

慢行交通受青睞

把公共出行做成旅游產品,杭州的“水上巴士”是一個典型。許多來到杭州的游客把體驗“水上巴士”當成必備項目。據了解,杭州市2004年開通“水上巴士”,納入綠色交通城市建設項目后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今已有4條水上公交線路運營,通行客船的河道(客船航線)總長度43.6公里,已開通水上公交線路總里程約63公里,運營船舶數量達到58艘。截至5月底,“水上巴士”今年已運載旅客35萬人次左右,年底有望突破90萬人次。

據介紹,杭州“水上巴士”有效利用城市河道,具有便捷穩定、寬松舒適、環保、準點率高、噪聲小的優勢,不受城市堵車影響,作為城市公路運輸的有力補充,提高了公交出行率。據了解,在杭州的帶動下,廣州,上海、湛江、柳州等城市也先后開通了“水上巴士”。這種水鄉特有的慢行交通方式,在盈盈碧水間行進,成為城市獨特的風景線。

快節奏的城市中,以公共自行車為主的慢行交通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近年來成為市民短距離出行的首選。據了解,濟源市在建設綠色交通城市過程中,把公共自行車作為主推項目,在全市建設了近50個公共自行車點,覆蓋全市醫院、學校、銀行、公園等人流密集公共場所,而且無需用卡,使用微信、支付寶或專用的App即可自由取還車。

今年5月份,北京市宣布9月份將建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道路凈寬6米,中間設置潮汐車道。專用路全程限速每小時20公里,采用高架和路面相結合的方案,減少自行車爬坡,充分利用現有的路況,為自行車騎行者提供便利環境。

信息化管理提質增效

智能監測嚴控污染和能耗

信息化和綠色是一對雙胞胎,信息化管理和應用提升效率,節能減排效果自然顯現。

其中,煙臺研發的“智慧公路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了公路“建養管征”一體化應用,養護作業效率提高了30%,路政事案辦理效率提高了80%,審批許可時限由20天壓縮為1到4天。試運行期間節約紙張120萬余張,燃油消耗下降15%,有效降低了辦公成本。

據了解,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平臺、智能調度系統、物流信息平臺、能耗監測系統等智能信息系統技術在綠色交通城市中得到廣泛應用,帶動了城市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初步實現了客運與貨運的智能管理、調度和信息發布服務,并初步構建起城市交通能耗統計監測系統。

北京市搭建的“北京市交通領域節能減排統計與監測平臺”解決了移動源能耗排放監測的世界性難題,可以感知車輛5大類30小類的能耗排放關鍵信息,測定污染物排放可以精確到街道,為治理車輛排放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構建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為特征的城市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最大限度減少交通運輸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是綠色交通城市的目標。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綠色交通城市依然在努力探索。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14060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5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