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以往,地鐵線路的供電設備發生故障時,地鐵行車調度中心都會將全線車輛停靠站臺等候,采取臨時停運措施進行電力搶修,這樣會造成市民出行不便和運行成本增加。由武漢地鐵集團公司和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項新技術,解決了這一困擾國內外地鐵行業多年的難題。
近日,在湖北省、北京地鐵公司聯合舉行的鑒定會上,軌道交通專家和地鐵工程師對直流越區負荷開關及裝置技術研究成果進行評審,一致認為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直流越區負荷開關柜已在北京地鐵、武漢地鐵三號線正式掛網運行。
就像家庭用電要有保險絲和刀閘一樣,地鐵用電也需要“保險”和“切斷”。目前,國內地鐵多在供電站點設電動隔離開關和直流斷路器,起到“切斷”和“保險”的作用。但電動隔離開關操作復雜、費時長,地鐵運行期間,若供電設備發生故障,全線車輛均得停靠站臺等候,至少前后三個供電站點都得停電進行無載切換和倒閘操作,容易造成全線停運至少二三十分鐘;而直流斷路器造價昂貴,有“大材小用”之嫌。
“我們研發出的這個開關裝置,代替了電動隔離開關和直流斷路器,只需通過開關,就能讓故障站點瞬間解列退出,左右相鄰站點連接送電,實現在不停電的情況下進行供電模式倒閘。”第七一二研究所工作人員金雪豐介紹,直流越區負荷開關及裝置是地鐵行業內舉足輕重的一大創新。有了這套“軌道大雙邊不停電倒閘裝置”,能實現地鐵在運行的情況下,將斷電區域從整條線路中剝離出來進行單獨修復,地鐵還可以繼續運行,等待斷電區域修復好后,再重新列入線路中。
“應用裝置后,可在日間任意時間解列退出某站進行檢修,不僅改善了地鐵供電運維管理模式,而且極大地減輕了運維人員的勞動強度。”武漢地鐵集團公司建設總部副總經理張剛稱。
北京電工技術學會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黃旭虹說,該裝置屬于小型快速負荷開關,解決了以往空間大、造價高等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地鐵安全性和運維效率,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類似產品的壟斷。
目前,北京地鐵已在1號線、6號線和15號線上進行試用。今后,該裝置還將在武漢客流量較大的地鐵2號線全線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