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門旅游約車不方便?旅游線路沒新意?旅游大巴和司機是否合規?在全域旅游的今天,信息阻塞、更新不及時給不少游客帶來了困擾。
12月17日,綜合交通出行及旅游服務應用示范工程項目(簡稱綜合交通旅游服務項目)系列成果正式發布,在“綜合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云平臺(出行云)”基礎上建設交通旅游跨領域數據共享開放平臺,不但打破了信息壁壘,示范實現旅游與交通等部門數據的開放共享,還暢通了互聯網約車平臺與行業信息的通道,助力運輸企業提供多元化旅游運輸產品,服務行業協同治理和新業態監測,服務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出行云交旅平臺建設 填補數據整合空白
“很多地方正在建設或計劃建設旅游交通數據平臺,但數據割裂的問題仍然存在,也有數據不能用、用不好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平臺模式不清晰,市場力量沒有調動起來。”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岑晏青介紹,全國大部分省市都已經建立了包含公路、客運、公共交通等信息在內的出行信息服務系統。但行業間、地域間的隔閡仍然存在,數據難以融合、服務手段單一,難以滿足旅客綜合、多元、復雜的旅游出行需求,“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探討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有生態的交通旅游平臺。”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近年來,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應用實施方案》,重視大數據技術在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中的作用。12月9日,交通運輸部印發《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5年)》,將深入推進大數據共享開放、全面推動大數據創新應用作為綜合交通大數據發展的主要任務。
“要整合旅游交通領域的各路信息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建設一個多元化綜合信息服務數據平臺至關重要。”綜合交通旅游服務項目核心技術人員劉冬梅說。在政策號召下,2016年,由交通運輸部指導,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等8個單位聯合建設的綜合交通旅游服務項目啟動,項目接入公路、鐵路、民航、旅游等跨行業數據,建設全國綜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務云平臺,實現交通旅游數據服務,并在江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深圳、哈爾濱、揚州等8個地域開展示范應用,探索大數據技術運游融合的應用。
經過3年項目建設,“出行云交通旅游大數據平臺(簡稱出行云交旅平臺)”建立起來,包含數據開放共享平臺、游客大數據分析平臺、運游融合企業平臺(簡稱企業平臺)、運游融合行業監管平臺(簡稱監管平臺)等子平臺,實現行業數據資源的整合共享,為旅客、運輸企業、行業管理部門提供綜合信息服務。
“項目平臺的建設填補了我國運游融合領域的數據整合與服務的空白,把現有數據激活,逐步實現公、鐵、空、旅游等跨領域數據的共享與應用。”劉冬梅說,“項目平臺將帶動旅游交通新業態的創新,讓數據向服務轉化,最終服務于旅客的旅游出行需求。”
數據資源共享 帶動行業協同治理
大數據賦能交通出行和旅游服務,關鍵在于跨行業、跨部門數據的打通和融合。
2016年,在交通運輸部科技司推動下,“綜合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云平臺(出行云)”正式上線。作為出行云交旅平臺的基礎,出行云接入并共享了15個省市、5所大學、3家科研院所、12家大型企業的192項共10TB開放數據集,數據累計查看量130萬次,下載量近2萬次。
在哈爾濱、西安等示范區域,項目平臺還與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平臺12301實現對接,支持旅行社監管數據、投訴數據、景區客流量數據等應用。
“不同部門信息化基礎不一樣,需要從行政管理、信息化等多個層面打通,這要求我們跳出體制的約束,從技術和數據層面進行研究,實現整合后的再整合。”岑晏青說。12月17日,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等聯合成立旅游交通大數據實驗室,合力打通政府與社會數據的融合通道,進一步實現跨領域、跨區域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數據的整合共享給行業大數據分析打下基礎。出行云交旅平臺集合多家互聯網企業、研究機構和行業數據分析企業的數據服務能力,形成游客大數據分析子平臺,支持個性化數據挖掘分析工作,為地方行業管理以及出行信息服務提供數據支撐。不僅如此,平臺還可通過數據進行旅游客流特征分析,建立旅游景區監控預警模型和游客特征標簽數據庫,形成旅游人群精準畫像,把握旅游出行客流時空分布規律,根據路況監測情況合理引導交通管理與疏導工作,提升旅游交通服務水平。
運游業務的監管涉及交通運輸、旅游文化等多部門,行業部門間信息交換的不暢通一直是協同治理的難題。目前,行業管理部門能在監管平臺上監測分析傳統班線、旅游包車、定制客運等業務發展趨勢,對景區周邊路網動態進行監測預警,針對突發情況生成多部門應急預案,實現跨行業協同治理。未來,在“出行云”數據管理支持下,監管平臺將支持地方交通和旅游行業管理部門,在線核查比對旅游車輛人員信息檔案,實現車輛合規管理和企業服務質量考核管理。
聯合運游融合 企業激發市場潛力
數據要整合共享,更要有效應用。綜合交通旅游服務項目引入市場力量,吸引運游融合互聯網企業平臺入駐,幫助客運企業拓展多元運游業務,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旅游出行選擇。
“‘出行365’已開啟了入駐出行云交旅平臺的進程,共謀運游融合領域的發展。”盛威時代科技集團副總裁胡興華說,“入駐后,‘出行365’與旅游、交通行業信息的鏈接將更為暢通,信息發布渠道和業務增長渠道可以得到拓寬,能推動大數據更好地服務旅游交通出行。”
“多個互聯網企業平臺入駐,可進一步激發運游融合市場服務能力,支持客運企業生產全過程的可視化管理和日常經營數據的積累、統計,為各級用戶提供數據分析服務和決策支持。”劉冬梅介紹,在“出行云”大數據整合共享的基礎上,綜合交通旅游服務項目打造企業平臺和監管平臺,推動“企企合作”“政企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通過各運游融合企業平臺提供的旅游客運系統,旅客可以查詢車輛、駕駛員、企業等信息,定制包車,在線支付車費,運游融合企業可以獲取電子路單、精確車輛實時調度,提供多元化旅游運輸產品。”劉冬梅說。為了降低廢單率,部分運游融合企業平臺還增加簽單功能,旅客在預訂包車業務時支付押金或部分車費,系統即鎖定訂單,實現所有車輛的線上簽單。
市場力量的引入激活了出行云交旅平臺的大數據應用,把互聯網平臺、運輸企業、行業管理部門有機結合起來。客運企業可以通過出行云交旅平臺選擇入駐的互聯網企業平臺,獲取大數據服務,根據自身需求設計旅游交通服務產品;地方行業管理部門可以借助出行云交旅平臺加速監管平臺的落地,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協同管理能力;互聯網企業平臺可以通過出行云交旅平臺鏈接到更廣泛的行業資源和跨行業數據。這不僅是一個數據共享開放平臺的建設,更是對交旅跨行業生態的建設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