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多用途貨車通用技術條件》(簡稱《技術條件》),將于2022年5月1日起實施。作為我國首部皮卡行業技術標準,《技術條件》不僅為皮卡的管理、用車、政策制定提供了技術參考,更是首次從政策層面明確了皮卡的多用途貨車“身份”,將對皮卡市場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明確多功能用途 有望更大范圍“解禁”
1994年,國務院發布《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皮卡在被賦予貨車“身份”的同時,卻也因此被限制了客用等多功能用途,后期被多地城區下達“禁入令”。
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三部委發布《關于開展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促進皮卡車消費的通知》,在云南、遼寧、河北、河南四省試點解除皮卡進城限制,拉開了皮卡“解禁”的序幕。此后,多地出臺放寬皮卡進城限制的政策,沉寂已久的皮卡市場開始煥發新機。
2019年1月,交通運輸部取消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配發道路運輸證和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對應的主要車型之一便是皮卡。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委聯合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鼓勵取消皮卡進城限制。
得益于“松綁”政策的陸續出臺,皮卡市場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由于標準缺失、車輛屬性不清晰,導致皮卡“解禁”效果不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介紹,“不能進城區”是不少微客、輕客用戶此前放棄購買皮卡的主要原因。此次《技術條件》真正明確了皮卡多用途貨車的“身份”,為各地出臺管理措施提供了政策依據,皮卡有望在更大范圍“解禁”。

“《技術條件》明確了皮卡的屬性,為車企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標準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皮卡行業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福田汽車皮卡事業部營銷副總裁、營銷公司總經理張微微認為,《技術條件》實施后,宜商宜家的皮卡市場需求將被逐步釋放。
李邵華預測,在皮卡“解禁”穩步推進的背景下,2030年皮卡市場銷量有望達到100萬輛。
規范車型標準 加速高端定制化發展
“《技術條件》明確了皮卡的定義、尺寸、質量、功能、性能,對皮卡的客用屬性以及牽引功能進行了規定,同時對皮卡的安全、節能、環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李邵華介紹,《技術條件》對皮卡貨箱作出的詳細規定,進一步規范了車型標準,使得微卡、輕卡今后難以再“跨界”到皮卡領域。
同時,皮卡制造企業將更加重視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多功能性。李邵華介紹,《技術條件》已將皮卡與乘用車標準看齊,提出了“貨箱頂部長應不超過整車長度的35%且不大于1850毫米”“貨箱應只有后欄板為可開閉狀態”等具體要求。
“便利、能運貨是皮卡用戶的重要需求,皮卡制造企業應更加重視底盤的舒適性、通過性、操控性和拖拽能力,從而實現皮卡場景化和定制化發展。”上汽大通品牌公關及產品策略部高級經理趙勝利認為,《技術條件》的發布,將成為皮卡市場的分水嶺和試金石,低端以及不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將被淘汰。
“《技術條件》將皮卡與其他相似的商用車型有效劃分,既避免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又推動皮卡‘解禁’工作有序開展。”張微微認為,《技術條件》實施后,不少乘用車、商用車企業或將“跨界”進入皮卡市場。
“從短期來看,皮卡很難實現大面積‘解禁’,銷量走勢應該不會出現明顯波動。”張微微認為,隨著市場需求升級以及皮卡技術的迭代,低端皮卡市場或將持續疲軟,主流皮卡品牌將會推出高端化、乘用化皮卡產品,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緊抓低碳化趨勢 布局新能源市場
隨著商用車領域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化發展,福田汽車、上汽大通等皮卡制造企業加速布局新能源皮卡市場。
“目前,皮卡在智能化、網聯化以及電動化等方面快速突破,新能源皮卡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張微微介紹,在電力系統、機場作業、城市救援等領域,新能源皮卡有著非常大的市場需求。
去年4月,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機要通信等公務用車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在市政服務、公務執法、工程搶修等領域,新能源皮卡銷量有望迎來增長。”趙勝利說。
多重利好政策推動下,上汽大通T70純電動皮卡、福田拓陸者“智藍”純電動皮卡、江淮帥鈴T6純電動皮卡等一系列新能源皮卡產品陸續投放市場。
李邵華認為,《技術條件》進一步促進了皮卡從單一工具車向多功能、乘用化轉變,這對培育國內皮卡文化發展至關重要。
張微微介紹,越來越多的皮卡車企致力于塑造皮卡文化,在中高端產品定位中采用乘用車的發展理念,打造皮卡生活方式、培養圈層文化。《技術條件》實施后,皮卡乘用化、泛戶外、越野等需求將會得到快速釋放,成為促進皮卡市場增長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