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崇芳違規讓企業承擔出國考察費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碩縣乃仁克爾鄉衛生院院長古西巴特爾利用職務便利,長期使用單位加油卡為其私家車加油”……近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密集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敲響廉潔過節的警鐘。
值得注意的是,高壓態勢下,仍有人頂風違紀,甚至違紀手法“升級翻新”。記者梳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的典型案例發現,之所以還有人不收手、不知止,與其自身存在的錯誤認識密切相關。
有的違紀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自覺級別低或“天高皇帝遠”,以為“查不到我頭上”。比如,四川省新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黨組副書記、縣住房保障中心原主任張東以“級別不夠,不在監督范圍”自我麻痹,用假名辦高爾夫球會員卡,上班時間駕駛公車打高爾夫球。經查,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張東累計打高爾夫球400余次,消費13.9萬余元,其中在工作時間打高爾夫球200余次。張東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最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有的違紀人員虛榮心作祟,認為擺架子、公款消費、享特權才有面子。比如,2018年10月4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中華賢母文化園管理處主任梅秀偉攜3名親屬赴湖口縣石鐘山景區旅游,他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利用職務便利要求景區為其家屬免門票費,在親戚面前好好顯擺了一下。結果因為“害怕丟面子,卻丟了更大的面子”,最終受到處分。
有的違紀人員以為錢只要沒有裝到自己口袋里,“為大家謀福利,不算違紀”。比如,福建省建寧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節能中心主任、縣順安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余正祥以購買工作服、工作鞋等名義,違規發放津補貼4.02萬元被查處。
“違紀人員的僥幸、虛榮、麻痹等心理,從根子上講,是紀律規矩意識淡薄,對紀律缺少敬畏。”四川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鄧全富表示,假日期間,黨員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嚴守紀律規矩的紅線。
糾“四風”,不僅是“不能干什么”的負面清單,更有著“應該怎么干”的正向要求。那么,從黨員自身來講,應該如何做才能杜絕“四風”問題呢?
“只有讓廣大黨員在思想和靈魂深處認識到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化為行動上的自覺。”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鄧聯繁說,要以案為鑒,針對種種錯誤認識開展警示教育,補好精神之鈣,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形成“不想”的思想防線。
對于黨員來講,假日期間遵規守紀,既是覺悟,也是義務。“每名黨員要從自身做起,時時刻刻把自己擺進去,問問自己守住紅線沒有,盡到義務沒有,腦袋里始終要繃緊紀律這根弦。”鄧聯繁說。
假日期間,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僅要自身過硬,還要注意管好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新修訂的黨紀處分條例,在生活紀律中增加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行為的處分規定。雖然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并不執掌權力,但在身份上有著特殊性,在權力上有著遞延性,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規矩約束和教育引導,稍不注意就可能逾矩失范。鄧全富認為:“在這一點上,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導。”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周鋒說:“黨員干部在看到不正之風時,要態度鮮明地站出來,理直氣壯地予以抵制,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身邊風氣的變化。”(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李志勇 顏驚蕾)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