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免费综合视频看在看_BD国语高清视频播放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屬的唯一公辦高職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 北京交通職教集團核心校

新聞中心

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車陂隧道:智造廣州城市交通新名片——廣東省住建系統“質量月”現場觀摩活動廣州站正式啟動

2019年09月17日 作者: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共創中國質量,建設質量強國”,9月10日,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質量月”現場觀摩活動廣州站在中交四航局車陂路至新滘東路隧道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車陂隧道項目”)正式拉開帷幕。

廣東省住建廳副巡視員林兆雄、廣東省住建廳質安處處長許欣毅,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總經濟師屠建偉,廣東省市政行業協會會長何景彬,四航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呂衛清,以及來自全省各級住房城市建設部門、工程質量監督、建筑施工和監理等逾1000名行業專家,將在這里通過三天的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深入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據了解,2019年“質量月”系列活動將于9月,在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5個城市的8個觀摩項目舉辦現場觀摩活動。其中,中交四航局車陂隧道項目是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的市政觀摩工程。

車陂路至新滘東路隧道工程橫跨廣州天河區和海珠區,南起新港東路,下穿珠江,向北與待建臨江大道、花城大道相交,終點止于現狀黃埔大道交叉口,天河車陂隧道段、海珠隧道段、水中段,全長共有2.07千米,工程含跨江隧道一座、中橋一座、沉管預制干塢一座、石磷橋涌改道、油脂廠涌改道、珠江堤岸恢復等主要工程結構,主要分為三大工區——海珠工區、天河工區及水中工區,通過全方位立體式、水陸并進的實施戰略和指導方針,項目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金融城+創新試驗區互通,過江只需一分鐘

    車陂隧道是連接廣州國際金融城與琶洲大灣區琶洲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的戰略發展通道,是連通黃埔、天河、海珠、番禺交通動脈的重要環節,對促進廣州市東部區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極為積極和現實的意義,車陂隧道開通后,市民不必借道琶洲大橋和東圃特大橋,便可從車陂路直通新港東路。

    原本從車陂南路到江對岸的琶洲保利洲際酒店,需要繞行科韻路和琶洲大橋,開車大約15至30分鐘,若是上班高峰期更是擁堵。隧道開通后,市民駕車行駛通行時間將縮減到1分鐘左右,大大舒緩現有過江通道的交通壓力,為廣州市民打造宜居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我們把項目建設目標定位為國家級優質工程,智造城市交通新名片,這讓項目小組成員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四航局車陂隧道項目部負責人張濤說。作為廣州首個PPP市政項目,也是廣州市政府重點建設項目,車陂隧道項目自施工以來,始終結合所處環境實際,以打造全省優質結構工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為目標,讓項目施工在因地制宜的環境下有序開展。

水陸并進,質量話事

“海珠工區主要承擔海珠隧道施工、干塢建設及沉管預制三大工程。其中,干塢靠珠江邊布設,距離海珠隧道段非常近,作為沉管預制和后續沉管浮運安裝連接水中的通道。”車陂隧道項目總工程師劉榮崗介紹說,“項目部建設智能化鋼筋加工廠,內置鋸切套絲機器人、臥式彎曲機器人等系列自動化設備,極大提升了鋼筋加工施工工效。同時,與清華大學、深圳筑星科技公司等單位聯合研發項目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多種預埋件進行沖突排查、資源管理、過程控制,并與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及資金聯動,形成施工周期的全面監控。”為了順利推進沉管預制施工,該項目部經過多次探討及專家會議,完成了沉管預制全斷面預制施工技術攻關,并裝備全自動模板,成功為沉管預制施工縮短了工期。

作為國內首個采用全斷面澆筑的內河沉管隧道,車陂隧道整個項目包括了12個單位工程、100個分項工序施工,項目工藝技術及管理要求難度可想而知。項目部多次組織廣州水務局等相關專家聯合開展質量風險辨識探討活動,對各工序涉及的風險按照等級分類登記,并組成質量巡檢小組進行全過程質量管控,確保各項施工質量。

同時,作為廣州市首個BIM在市政工程應用的示范項目,車陂隧道項目部組建了BIM小組、QC小組,對標國家級優質工程獎,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質量管控體系,重點在質量策劃、質量檢驗兩方面入手,通過群策群力、刻苦攻關,解決了沉管大體積混凝土防裂抗滲、鋼筋智能化加工、復雜地質條件下穩定基坑邊坡、項目施工對鄰近地鐵結構安全影響控制等技術難題,研究并實施了防裂控裂研究、智能化鋼筋加工廠建設、基坑支護結構優化、地鐵結構常態化監測等優化措施,切實有效地保證施工質量。

針對現場施工與圖紙設計有沖突的情況,項目部立即組織現場專家論證會及召開專項質量分析會,確保各項施工既滿足技術要求,又便于工人操作,針對現場施工難點、質量通病等,制定了沉管預制關鍵工序質量控制手冊。

全方位遠程監控,施工現場不留“安全死角”

施工現場入口處,人臉識別系統正在工作。通過該系統,可清晰記錄項目的管理、施工人員各項信息,一旦發現有不規范穿戴的入場人員,系統便會阻止該人員進場,并且不斷地發出警示提醒。張濤介紹說:“以廣東省安全文明樣板工地為目標,我們對所有進場的施工人員實‘準入制’,先后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培訓與考試、安全生產體驗平臺實創訓練等環節考核合格之后,才具備了入場資格。”施工現場各個角度都設置了監控系裝置,對現場作業工點進行全方位的遠程監控,確保每個作業點處于安全可控狀態。一系列“黑科技”安全措施,為項目安全管理精細化、數字化提供了技術和思路依托。

對于安全管理的細節實施,項目部安全部部長羅偉財深有感觸,“為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我們將直梯改斜梯,讓工人在進出工地時更加安全、放心;在每個作業區域,也都設置了休息亭、飲水設備,并配備好防暑降溫藥品;上班前,我們還送涼茶到施工現場,確保每位施工人員都能處于良好的工作精神狀態。”項目部現有施工人員350名,通過開展安全有獎知識競答、班前會、安全交底、隱患排查與治理等活動,將安全理念深深烙入全體施工人員的心坎。

“這項工程是連接中心城區環線交通的咽喉部位;是連通黃埔、天河、海珠、番禺交通動脈的重要結點,對促進廣州市東部區域的經濟建設,對接大灣區珠江西岸大通道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廣東省住建廳副巡視員林兆雄說。

通過此次現場觀摩與技術交流,省業內專家以“質量月”為契機,共聚合力推進工程質量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管理和新技術應用、提高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水平。“我們將始終堅持‘質量立業,持續改進’的理念,大力抓好質量提升,將車陂隧道項目打造成精品工程和城市交通新名片,助推廣州高質量發展。”四航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呂衛清說。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14060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5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