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11月,寧波公交都市創建工作通過交通運輸部驗收,專家組對寧波市創建給予“寧波樣本”“寧波樣板”“寧波模式”“寧波案例”的高度評價。2019年,寧波市被交通運輸部正式授予第二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
時隔3年之后,寧波公共交通行業發展呈現哪些新特點?群眾的體驗又如何?截至目前,寧波市已建成“八橫八縱”公交專用道網絡188.75公里,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155公里,公交線路總里程2.2萬公里,中心城區公共汽電車進場率、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均達到100%,綠色出行比例達70%以上。中心城區共開通公交線路655條,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155萬人次,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社科院等第三方測評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數全國第一。寧波公共交通,正在成為群眾樂乘、愛乘的優選交通工具。
政策保障助推公交優先
2019年10月30日,寧波交通迎來了一個標志性日子——寧波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一個以城市公共客運為主業,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企業全新亮相。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一直是寧波全市上下的共識。自2013年以來,寧波市治堵辦與市公交都市創建辦合署辦公的工作模式延續至今,寧波市公交都市建設與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相輔相成,并持續落實《寧波市關于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從基礎設施建設、車輛持續更新、科技手段投入等各方面入手,確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主體地位,評估期內累計投資超300億元,為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提供保障。
為持續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今年召開的寧波市政協十五屆五次會議上,將《關于推進寧波市建設高水平公交都市的建議》列為政協全會提案,隨后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提案領導小組,協調解決各地建設高水平公交都市的難點重點,彰顯了全市上下助力高水平公交都市建設的信心與決心。
《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在城市規劃、土地控制、空間開發、人與交通的協同、政策保障、財政投入等方面強化部門之間的統一認識和共同行動,將公交都市建設理念貫徹到具體的部門工作中。
住在寧波市鄞州區丹鳳新村的邵阿姨,每逢好天氣,就呼朋喚友外出游玩。“地鐵4號線就在家門口,能一條線直達目的地。東錢湖、慈城這么好的旅游點,現在這么方便,當然要多玩幾次。”邵阿姨說。
2019年至今,寧波新開通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3號線一期、4號線和鄞奉城際線,新增里程80公里,實現了由單線運行向聯網成片的重大轉變,形成一張線路觸及寧波東南西北、連通各大交通樞紐和多個旅游景點的軌道交通網,覆蓋市六區,撐起了城市交通的大動脈,日均客流量翻了一倍,最高單日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
公交專用道的快速建設,也助力公交出行快捷便利。寧波中心城區、重要客流走廊等區域劃設了公交專用道,推進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網絡化運營,兩年來先后在城區重點路段增設公交專用道40.48公里,今年還將建成12.5公里。
建管兩手抓,除交警部門采取現場執法、電子監控抓拍外,寧波市還在主城區9條大運量公交線路上創新執法手段,利用公交車載監控采集違法占用公交專用道信息,并轉交交警部門處罰,加大打擊力度。同時實施交叉口優先、信號燈優先等措施,公交線路可不受禁左、禁直等交通管制限制,對具備公交車輛通行條件的道路,允許公交車駛入社會車輛禁駛區域。截至目前,共建成276個公交優先交叉口,大大提升市區公交線路運營速度,提升乘坐公交車快捷度與舒適度。
數字應用暢享智能出行
林先生經常來往于蘇浙滬多個城市,從2019年開始,他發現寧波和長三角多個城市的地鐵乘車碼可以通用了,“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每到一個城市就下載一個App。”
便捷出行得益于寧波公共交通數字化應用帶來的變革。作為較早將智慧數據運用于交通出行的城市,寧波加快了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建成公共交通數據中心和政府指揮決策、企業運營調度、公共出行信息服務三大平臺,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形成“一網運營、一網查詢、一網支付”的智能集成網絡,讓城市生活更美好,讓市民出行更省心。
2019年后,智慧數據的應用更為廣泛。以刷卡方式為例,寧波公交日均刷卡消費110萬筆,在浙江省率先實現支付寶、微信、銀聯閃付、NFC、Apple Pay、手機市民卡、交通云卡等多種移動支付方式全覆蓋。支持實體卡、二維碼、NFC手機交通卡、異地交通卡等多種支付方式,率先在全國實現市民卡App、軌道App的公交軌道乘車碼雙覆蓋。
同時,寧波推廣交通運輸部統一標準、統一支付、統一平臺的一卡一碼應用,第三代市民卡投入應用后,實現與全國300多個城市支付互聯互通。2020年2月,寧波市又推出健康乘車碼,實現乘車碼和健康碼二碼合一,目前已累計開通200萬戶,累計使用人次5160萬次,日均使用7萬人次,有力實現了疫情管控下的便民利民。2021年,寧波市上線加載“交通一卡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并實施在甬退役軍人免費乘坐公交軌道政策。
同時,依托區塊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寧波市著手解決二維碼乘車無法享受換乘優惠的技術難題,以期徹底打破公共交通行業相對分散的現狀,實現全市用戶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聯、寧波市民卡、寧波地鐵等主流App二維碼進行費用支付、免費轉乘的公共交通出行全支付場景。
大學生小湯周末愛和同學一起外出,“現在不僅公交車多了、快了,新能源車也越來越多,乘坐公共交通更環保綠色了。”小湯感覺到的正是寧波公交的綠色變化。
兩年來,寧波中心城區累計新增更新車輛1293輛,均為新能源公交車。截至目前,投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共計4511輛,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率達94.7%,市區巡游出租汽車清潔能源比例達100%。
除了公共交通,慢行、非機動車出行環境也得到完善。寧波專門制定規劃完善慢行基礎設施布局,優化完善步行設施和自行車道,構建讓市民“樂享樂游”的城市慢行系統。兩年來,新建綠道316.7公里,涵蓋濱水、路側、園地等地段,全市總里程突破1300公里,形成“開門見綠,出門有道”的新格局。投放3.69萬輛公共自行車,已建成1300余個網點,日均租車量超過8萬次。全市70%的公交站點配備有公共自行車,點多面廣、銜接方便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基本形成,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監管,形成交通、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多部門及市區兩級聯動機制。
細節著手提供暖心服務
張齊老人住在寧波市鄞州區張斌橋,每周要去醫院配藥。“以前不知道自己坐的車子啥時候才能來,心里著急得很。”老人說,現在公交站點有了電子站牌,幾路車還有幾站到,都標得一清二楚,心里很踏實。
寧波中心城區已建成公交電子站牌160個,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周邊30個公交候車亭地鐵乘車信息得到優化,無線公交查詢基本覆蓋全市線路,出行信息服務更加豐富。主城區公共汽電車進場率、公共交通500米覆蓋率均達到100%。
溫情不僅僅體現在電子站牌,濃厚的人文關懷和無處不在的“暖意”,成為寧波公共交通的“特色名片”。寧波公交集團通過工作人員主動走訪停靠園區、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利用公交車廂、各類媒體平臺和其他載體進行宣傳與推廣,新開10余條定制專線,內容包括“健康醫療、校園接駁、商業旅游、惠農助農、假日休閑”等各種類型,涵蓋各行業各階層各年齡段,受到了市民好評。公交企業走進社區、企業,聆聽他們的意見,推出多元化公交線路。2021年5月13日,寧波市在鎮海推出首條招手即停微公交“招呼線”,8月推出疫苗接種專線,9月推出望春橋和青秀瀾灣兩條便民接駁公交線,解決了周邊社區居民地鐵接駁需求。
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寧波交通部門發現出租汽車95128電召服務平臺每天都能接到2000多起電召熱線,其中有八成來自老年人。為此,寧波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聯合市出租汽車協會,在品牌車隊中發起成立一支愛心幫車隊,已有約280輛品牌車隊車輛的司機加入了愛心幫車隊。這些出租汽車車況好,司機都是愛心人士,并在引擎蓋上張貼了愛心幫車隊的標志,優先服務老年人打車。95128電召熱線派車過程中,會派熟悉的司機去接送老人,司機和乘客熟悉后,也會直接通過電話或微信聯系。
為方便老年人叫車,寧波市交通部門與市民政部門對接,在3個養老敬老院設置老年人“一鍵叫車”按鈕裝置,該裝置將與95128電召中心聯網,為有固定用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出行保障。
上下學時,接送孩子的家長和車輛扎堆,幾乎是每個中小學校門口的擁堵難題。而鄞州區德培小學門口卻是另一番景象:沒有接孩子的家長,不管是開車的、騎車的還是步行的,都從地下接送區接送孩子,且人車分流。車輛在地下通道單向通行,即停即走,最快3分鐘就能把孩子接走。
這一切得益于2016年寧波市治堵辦(公交都市辦)開發應用的學生地下智慧接送系統。好舉措需要大力推廣才能收到更廣泛的社會效益。2017年后,寧波市治堵辦(公交都市辦)在制定每年的實施方案時,將新建學校建設地下接送系統列為考核內容。
寧波市汽車保有量逐年上漲,目前已經超300萬輛。針對各區停車平臺各自為政、互不融通、泊位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寧波市整合資源,打造停車服務、收費結算、車位共享、停車誘導、執法取證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停車平臺“甬城泊車”,實現“一個平臺,全市通停”。自2020年上線運行以來,該平臺接入停車位3.8萬余個,注冊用戶達142萬人,日均增加用戶近4000人;累計產生停車業務2650萬條,日均7萬余條。
公交建設引領城市發展
交通出行、休閑餐飲、朋友小聚、文化體驗,在這里都可以輕松實現……在寧波,一處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利用項目——東鼓道地下商業街區,已成為市民購物休閑的“網紅打卡地”。
東鼓道地下商業街區地處寧波市最繁華的核心地段,位于軌道交通1號線東門口站與鼓樓站之間的地下空間。自2017年8月開業到2020年年底,商業街累計接待量超過5624萬人次,累計營業額超6億元,并于2020年12月獲評“全國城軌交通商業示范街”。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先導和靈魂,東鼓道地下商業街區只是寧波軌道交通開發的其中一個TOD項目。近年來,寧波市積極踐行“公交引領城市發展,促進城市產業、空間合理布局”的理念,進一步凝聚發展城市必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共識,積極實踐軌道交通沿線500米專項儲備、車場段上蓋、站點拆遷再利用、地下空間開發4種TOD模式。
如東鼓道地下商業街區、1號線天童莊車輛段楊柳郡小區、4號線東錢湖車輛段,這些上蓋物業將與地鐵連成一片,走向未來社區。4號線雙東路站、柳西站已經預留了通道,未來這里的征拆地塊將更新為“景觀+商業”新熱土,與車站渾然天成,與4號線同步亮相。此外,五鄉李家洋地塊、高橋西地鐵等區域作為軌道交通的專項儲備大區塊,未來也將成為城市新的增長極。
公交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寧波通過開展站點周邊拆遷地塊再利用開發,使居住小區與地鐵車站無縫銜接。目前,已實施2號線藕池站拆遷地塊(公園道項目)、3號線仇畢站地塊(未來道項目)等7個住宅項目,地塊均實現與車站出入口相連通,既緩解了交通擁堵,又滿足了小區居民出門即可乘地鐵的需求。
結合軌道新線開通,通過新建公交站點、移位既有公交站點、增設換乘指示牌、新辟微公交等措施,寧波市進一步加強公交軌道接駁。結合軌道5號線一期開通,制定《寧波市主城區常規公交線網近期優化規劃》,實施公交全線網整體優化。
樂先生在寧波市區工作,家安在奉化。原先他都是開車出行,“到奉化的地鐵開通后,我就改坐地鐵了。既方便快捷,沒有堵車風險,還有優惠換乘政策,算下來,一年也可以省不少錢。”樂先生說。
樂先生所說的優惠政策是寧波自2018年9月起實施的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90分鐘優惠換乘,2019年11月1日鄞奉城際鐵路開通后,奉化居民也同步享受此項政策。
此外,寧波自2013年就開始實施常規公交1小時免費換乘的公交惠民政策,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僅此一項平均每年就有6000萬人次受益。現如今,寧波公交普惠卡乘公交享受六折、地鐵九五折優惠,學生卡可享受乘坐公交三折、地鐵五折,低保收入人群享受乘坐公交三折,并實現對70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等十幾類特殊人群公共交通出行免費。
寧波公交集團、軌道交通運營分公司等多家企業也創新改革票務規則,持續開展惠民活動,在軌道公交換乘優惠項目、iTVM云閃付購票營銷活動,創新推出軌道交通“多乘多惠”活動,與享道出行、小遛等平臺推出共享優惠券。
經過多年建設,寧波打通的不僅是公共交通建設的“任督二脈”,更打通了未來蝶變躍升、跨越式發展的快速通道,為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激發著人們對寧波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無限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