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免费综合视频看在看_BD国语高清视频播放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屬的唯一公辦高職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 北京交通職教集團核心校

新聞中心

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快遞進萬村 服務送上門

2021年12月07日 作者:張英賢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11月30日,杭州溪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菜鳥鄉村)在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舉行“萬村計劃”發布會。根據計劃,菜鳥鄉村將在3年內新建800個縣級共配中心,縣級共配中心數量達到1800個、菜鳥村鎮快遞服務站達到10萬個,并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對農村服務站進行數字化改造。

多點合一村級站點活起來

耒陽市積嶺村村級公共服務站站長江菊文駕駛摩托車,配送路程從每天5公里增加到現在每天30公里,配送快遞量從最初每天的兩三個到現在的幾十個。這讓江菊文越干越起勁:“自己多跑一小步,就說明鄉親們的生活前進了一大步。”

2020年,耒陽市成為湖南省首個菜鳥鄉村快遞進村專項試點縣。據菜鳥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試點之前,耒陽僅有15個村級站點,雖然實現了快遞進村,但是村民要支付每件2元的快遞費用。耒陽“快遞進村”項目推進一個月后,新增村級站點迅速達到133個。一份面向耒陽農村居民的抽樣調查顯示,近六成的村民覺得更加方便了,超過12%的村民覺得取件點離家更近了。

據悉,此前耒陽市日均包裹量低于30個的村比例高達85%,加之快遞派費持續走低,鄉鎮快遞網點經營壓力較大,村級站點存活困難,不足以支撐快遞進村。

“我們推動當地快遞企業建立共配項目,共建2個縣級共配中心、50個鄉鎮公共服務站、100個村級站點。”菜鳥鄉村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整合資源,耒陽市村級站點日均派送包裹為30個至50個,站點派件收益每個月達500元,單個站點月均收入增加約40%至150%。”

據統計,自2019年起,菜鳥鄉村已幫助湖南省建立76個縣級共配中心、2700個鄉鎮共配服務站和600個村級站點,共配網絡日均處理下行包裹100萬件,含鄉鎮訂單50萬件。

除了湖南,菜鳥鄉村快遞共配項目還在云南、山東等省紛紛落地。在云南新平,菜鳥鄉村通過整合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等快遞公司在鄉鎮區域的資源,基本搭建起新平縣三級物流共配體系。在山東,平邑縣建設了具有共配業務支持的村級站點50個,還計劃在今年新建430個村級站點。

今年以來,菜鳥鄉村已投入1000多萬元,聯合縣域快遞企業建設村級快遞末端網絡。未來3年,菜鳥鄉村將建設10萬個村鎮快遞服務站,力爭到2025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連鎖超市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

“上下行一體”服務農民增收

在耒陽市新生村,該村菜鳥公共服務站站長胡夏每天5時出發,走訪每家每戶收取農產品。一趟下來,她能收上來大量竹筍和土雞蛋等特色農產品,再通過自己的網店售賣,為農戶增收。

為實現村級站點持續造血,菜鳥鄉村通過與社區團購“買買菜”結合,利用商業業務加持,村級站點負責人同時也成為了盒馬團長,可同時開展盒馬相關商業業務。通過網絡模式調整,團購業務與快遞網絡在鄉鎮處進行融合,充分利用鄉鎮站點復用分揀能力,將盒馬商品與快遞包裹一起帶進村。

“村里的老人收入來源有限,地里種的稻子只能做口糧。新生村有大片竹林,村民在冬春季節能挖到大量竹筍。以前,這些竹筍換不成錢,想賣要跑到城里,老年人沒有能力。”胡夏說,有了公共服務站后,農特產品可以走出農村,老人們也有了更多經濟收入。

浙江大學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徐旭初認為,農民只有把東西賣出去,才有錢買東西,所以,快遞進村的邏輯是先有出村的農產品快遞、才有進村的消費品快遞。對此,菜鳥鄉村事業部總經理熊健表示,一直以來,菜鳥網絡便遵循“共配下行+農產品上行”雙輪戰略驅動鄉村發展。

2019年,菜鳥鄉村在云南省新平縣試點打造“上下行一體”項目。今年3月,依托快遞共同配送項目,新平哀牢潘橙有限公司聯合菜鳥、新平通世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平水塘鎮潘橙果業基地建設菜鳥農產品上行物流中心,為當地形成了日產8萬單的產能和350噸的加工能力,不到兩個月時間就運出1800噸褚橙,規模化生產能力不斷加強。產地倉建立以來,累計實現褚橙單品出庫24萬單。

在此過程中,菜鳥鄉村通過為當地提供電商銷售渠道、品控支持、營銷資源、運營保障和發貨系統支撐,幫助本地商家提高標準化生產、倉儲、物流履約能力和農產品上行功能。2020年以來,菜鳥鄉村在全國多個省份通過電商直播和淘寶特價版等渠道,專場銷售福建漳州牛奶玉米、江蘇東臺西瓜、安徽碭山梨、江西尋烏百香果等多種優質農產品。目前,菜鳥鄉村已引進209個縣的260個農產品供應商,上架商品1411種,共計貨物品類達2000多個,銷售商品3300多萬件,銷售額達3.5億元。

智慧系統提升共配效率

2019年起,阿里巴巴將打造“鄉村振興數字引擎”定為公司農村戰略,為“農、快、商”協同發展探索新思路、新模式。

2019年以來,菜鳥鄉村發揮自身科技和商業融合優勢,啟動以“快遞共配+農貨上行”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物流智慧共配項目。通過統一分撥、統一運輸、統一末端站點、統一信息系統、統一服務標準,菜鳥鄉村推動獨立分散的快遞企業、鄉村站點推動場地、人員、運力等資源共建共享,實現設備運行和包裹分揀集約,有效突破快遞共配實操瓶頸。

菜鳥鄉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不擴大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共配整合,最高可降低快遞企業在農村綜合運營成本的三成,部分縣域單個快遞包裹配送成本可降低0.1元至0.2元。其中,單個縣共配后分撥中心場地成本可節約10萬至20萬元以上,節約城鄉包裹下行運輸成本15%至50%。

“我們還一直將‘技術+商業’作為戰略手段,驅動縣域快遞組網數智升級,深化‘產業思維、技術心智、電商渠道’融合,讓農村快遞物流服務者運營支撐更加有力。”菜鳥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菜鳥鄉村已在70多個縣聯合快遞企業,投用自動化共配分揀設備,以智能上架模式、智能設備安裝、開放式自助取件及數字化運營,使鄉鎮和村級站點操作更簡單便捷。

“我們為資源整合后的縣域共配合資企業提供智能大數據平臺、阿里云SaaS系統等技術支持,并打通多家快遞企業分揀、掃描、簽收等物聯網設備,實現各共配快遞公司數據實時對接。”菜鳥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化系統的應用大幅減少了系統切換次數,實現多家快遞企業包裹電子面單混掃識別,將系統操作、包裹分揀和配送效能提升至40%。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14060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5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