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市管城市道路通行安全、舒適,依據季節性病害的特點,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城養中心)組織開展市管城市道路春季病害集中治理,涉及市管城市道路170條、橋梁359座。本次集中治理計劃于5月中旬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95%。
安全為先 解決嚴冬遺留隱患問題
據市城養中心介紹,城市道路集中養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一般可分為春融、汛前、汛后和入冬前四個階段。去年冬季北京出現極寒天氣,導致交通道路設施路面開裂、緩沉和步道沉陷等問題有所增加,因此今年春融治理工作在充分總結以往治理經驗基礎上,結合去年嚴冬天氣特點,以安全為先,旨在解決極寒天氣遺留隱患問題,重點針對擁包和松散等病害進行處置,保證市民出行安全。
據悉,本次治理自3月底開始,共涉及建國門內大街、安定門外大街等市管城市道路170條,花園橋、方莊橋等橋梁359座,預計維修瀝青路面10萬平方米、人行步道4萬平方米。
以人為本 多方位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今年春季病害集中治理工作主要針對老年人、學生、游客、就醫群體,圍繞通醫、通學、通游公交路線和學校、醫院、景區、商圈范圍設施,有針對性的開展治理工作,多方位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針對通學公交涉及的西二環、北三環、阜石路等市管城市道路,重點治理瀝青路面緩沉、車轍等問題,治理面積約3萬平方米;針對兒童醫院、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大型醫院周邊的西四環輔路、復興路、東長安街等道路重點進行步道病害治理,主要治理步道沉陷、松動等問題,治理面積約1萬平方米;針對圓明園、CBD、西三旗等商圈、景區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區域的中關村北大街、建國門外大街、西三旗東路等道路沿線地鐵站、公交站進行治理,共涉及76個站臺、站口,主要解決周邊步道寬度不足、無障礙不規范等問題。
主動服務 落實“精細化養護”理念
市城養中心不斷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向前一步、主動問需,向各區、各街道征求市民集中反映的熱點、難點、痛點,了解和解決市民實際訴求。按照“系統整治、融合治理”的思路,下一步將以金寶街、西三環路、美術館后街等道路為聯合治理路段,組織開展人行步道翻修、擋墻消隱、檢查井凹陷治理、車轍緩沉治理等多項惠民暖民工作計劃。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城養中心將進一步落實“精細化養護”工作理念,治理過程中以標準為引領,制訂《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巡檢手冊》,加強市民關切的小微病害維修力度,整體提高巡查維修效果,做到小微病害早發現、早治理,避免小病害影響市民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