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軍事雜趣談》課程標準
1.課程定位
(1)課程性質
《軍事雜趣談》課程是面向全院三年制及五年制轉段后學生所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程,屬公共基礎課,是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我國人才培養戰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要,為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保衛者服務。
(2)課程任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廣大學生掌握了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達到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后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了解我國的國防歷史和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現狀,增強依法建設國防的觀念。
②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以及習主席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論述等基本內容。
③掌握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初步掌握我軍軍事理論的主要內容,樹立科學的戰爭觀和方法論。
④了解世界軍事及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⑤熟練掌握當代高技術戰爭的形成及其特點,明確高技術對現代戰爭的影響。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對戰爭、國防、國防和軍隊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概念及內容的學習,形成鑒別戰爭性質、明確公民國防權利和義務、支持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意識及能力。
②通過軍事思想的學習,能進行軍事思想形成與發展、體系與內容、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的宣傳。
③通過戰略環境的學習,能進行戰略環境、發展趨勢、國家安全政策的宣傳。
④通過對軍事高技術的學習,能進行軍事高技術的發展趨勢,對現代作戰的影響的宣傳。
⑤通過對信息化戰爭的特征與發展趨勢的學習,能進行信息化戰爭的特征與發展趨勢的宣傳。
⑥通過對信息化戰爭與國防建設的學習,能進行信息化戰爭與國防建設的宣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樹立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思想。
②樹立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
③培養愛國、愛軍、愛民的民族情感。
④培養敬業樂業、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⑤樹立大局觀念、具備必要時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品質。
⑥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⑦能進行批評、接受批評和反思。
3.學習內容
表3-1課程內容與學時分配表
學習情境 (專題) |
學習任務 |
參考學時 |
理論 |
實踐 |
緒論 |
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方法、考核方法等 |
2 |
0 |
第一專題 軍事思想 概述 |
戰爭的起源、概念及內容;軍事觀、國防觀等基本概念及內容 |
2 |
0 |
第二專題 二戰經典戰例解析 |
解析二戰中的十大經典戰例 |
4 |
0 |
第三專題 國內經典戰例影片賞析 |
播放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恢弘戰爭場面與精妙絕倫戰略戰術呈現的影片,并寫出觀后感 |
2 |
0 |
第四專題 信息化戰爭 |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新時期軍隊的歷史使命 |
4 |
0 |
第五專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防和軍隊建設 |
黨的軍事指導思想;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鍛造; |
8 |
0 |
期末考核 |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學習本課程的主要收獲;對本課程的意見建議 |
2 |
0 |
合計 |
24 |
0 |
4.考核建議
(1)考核形式:實行學期考核制,考核方法可以靈活多樣,由任課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及要求決定。可以采用命題制卷考試(開卷)、寫小論文、撰寫調查報告等形式。
(2)成績評定:為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采取多元考核,突出能力素質的考評。將成績評定分為四個部分:學生平時成績為20分(含出勤、作業、課堂表現等);課堂小組合作20分(小組分工協作完成項目任務、組織匯報等);學生社會實踐成績為20分(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表現、作業、成果等作為評定成績的依據);期末考核采用寫作論文或調研報告,成績為40分。但如果學生出現4次曠課,本期成績為0分。
5.實施建議
(1)情境設計及項目、任務選取要求
①本課程將在第一學期內完成其教學內容,總教學時數為24學時。
②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融入社會、融入生活,對學生遇到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
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重視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習自覺性。
(2)教學條件要求
本課程要求在一體化教室(多媒體綜合教室)完成,同時,成立學習小組,實現課堂討論,實踐和課外的拓展學習。
(3)參考資料要求
參考資料:陳潤華,《大學軍事學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魏純鐳,《軍事理論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總政宣傳部組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國防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4)基本教學資源要求
利用學校現有的網絡平臺,結合我國當前國防實際,全面系統的了解我黨軍事思想及戰略等。
6.其它相關說明
執筆:蘇春容
審核:彭穎
時間:2017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