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免费综合视频看在看_BD国语高清视频播放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屬的唯一公辦高職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 北京交通職教集團核心校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5版)課程標準

2019年02月22日 作者:  來源: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5版)課程標準

(此標準適用于各系各專業三年制高職、五年制轉段階段)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中文)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課程名稱(英文)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and the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所屬專業:軌道、汽運、汽服、交管、整涂、道橋

課程代碼:000011002

學分:4

學時:72

授課時間:第二學年第三、四學期

授課對象:二年級

課程性質:(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核心課)(必修課/選修課)

公共基礎課必修課

前導課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

后續課程:形勢與政策

二、課程概述

(一)制定依據

本標準依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

(二)課程作用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是高職學生的公共必修課課,是對大學生系統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核心課程。本課程旨在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觀點的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增強政治是非判斷、政治洞察力和覺悟、自覺遵守和示范能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營造維護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能夠激發對祖國、社會的責任感的思考;能激發對人生價值、社會和國家發展的思考,促進社會進步和自身成功。

(三)課程設計思路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理論是對傳統職業教育理論的一次顛覆性革命,在設計上解構了傳統的學科體系,構建了符合職業能力形成規律的職業教育模式。具體表現為:

首先,依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總體把握教材內容,確立教學模塊,創設教學情境,制定工作任務。

其次,突出本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所特有的理論性、實踐性、時政性、實效性的特點,課程內容的設計上要具有一定的彈性。原因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以下問題:一是突發事件,應時講解。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二是關注反饋,調整方法。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反饋,適當調整教學方式與方法;三是正確引導,科學認知。政治課教學要本著“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教學有紀律”的原則,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對學生所提出的一些社會問題,必須給予正確的、科學的指導。

最后,為適應未來職業崗位群的需要,教學設計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包括知識素養、能力素養、情感素養等方面。確定明確的目標,同時制定出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措施,并把這些措施具體到每一個工作任務之中。

(四)課程內容確定的依據

課程內容主要依據教育部要求按照教材開展相關教學內容,但結合專業崗位特點,涉及行業歷史和現狀、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等相關內容作為課程重點。

三、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國情的教育,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脈絡,正確認識這一階段國內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了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的探索,理解我們黨采取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以及制定的發展戰略。加深對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使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加強“三個自信”。

(二)具體目標:

1.能力目標:

①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能夠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提高分析中國問題的能力。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聯系起來。堅定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信念。

②通過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的學習,了解中國發展歷程,更好地投身現在,創造未來。

③通過對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明辨中國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為什么必須堅持現在的國體政體而不能實行西方的三權分立和多黨制等重大政治問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知識目標:

①知道這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和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進程;了解毛澤東思想產生的背景、內容和意義,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與發展,內容與意義。

②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基本內容及其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③了解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及其歷史經驗,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基本確立及其重大意義。

④知道中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了解中國為建設社會主義所進行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果,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能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過渡時期的區別和聯系,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理論和實踐背景。

3.素質目標:

①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聯系起來提高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能力。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內容與歷史地位,提高分析中國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5S進課堂,規范學生的原則意識。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使大學生對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強認同感,投身于建設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

四、課程進程安排

序號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含考試)

簡述

學時數

1

緒論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這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和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進程。準確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內在關系。

6

2

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6

3

第三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及其歷史經驗。

6

4

實踐教學

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理解并掌握其精髓。

2

5

階段檢測

檢測前面所學內容。

1

6

第四章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中國為建設社會主義所進行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果。

3

7

機動

為學校活動留出機動時間

2

8

第五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中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

4

9

實踐教學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過渡時期的區別和聯系。理解我們黨采取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以及制定的發展戰略。

2

10

第六章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社會主義的本質,介紹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4

11

第七章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通過本章的學習,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理解我國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

6

12

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

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及堅持這一基本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10

13

第九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認識祖國統一的重要性,了解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過程、基本內容、重大意義。

4

14

第十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了解二戰后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其基本特點,深刻理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掌握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4

15

第十一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了解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是國家的主人,是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

8

16

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

理解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


五、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描述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學時:6

教學目標:

1重點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進程,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

2.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內在關系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3.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

教學內容:

1.總體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和歷史進程,基本把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體系、主要內容、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并準確認識這些理論成果之間的內在聯系。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實質。

3.如何堅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教學方法

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分析和講解,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課后作業: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學時:6

教學目標:

1 .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情況,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過程、依據、基本內容和重大意義,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經驗。

2.能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原理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教條主義現象。

3.深刻把握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的真理性,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感情。

教學內容:

1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基本內容及其意義,認識這一理論是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結晶,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指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

2.近代中國國情和兩大歷史任務的關聯

3.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使學生牢記國恥,理解革命的艱苦性。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中國近代社會國情

課后作業:

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學時:6

教學目標:

1 .了解和把握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社會性質、基本制度和主要矛盾;正確理解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重點把握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2.能對三大改造和目前現代化建設進行科學比較與分析。

3.理解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改造道路,并與現在的改革開放加以比較。

教學內容:

1 .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必然性,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則、方針、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形式及歷史經驗;使學生懂得我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走上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歷史的選擇,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大成果境。

2.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評價問題;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革的關系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偏差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為什么說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課后作業: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什么?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四章: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學時:3

教學目標:

1 .了解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3.學會從挫折中吸取教訓

教學內容:

1 .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中形成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重要內容。

2.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3.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的經驗教學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思想

課后作業:

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基本思想成果有哪些?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五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學時:4

教學目標:

1.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條件。

2.正確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

3.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教學內容:

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含義。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線。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課后作業: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重要意義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六章 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學時:4

教學目標:

1 .了解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及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2.能列舉具體事例來說明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

3.清楚認識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教訓。

教學內容:

1 .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它同通常說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或本質特征有什么區別?使學生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正確認識改革開放以前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認識的曲折發展;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3.理解現階段的根本任務,并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鄧小平南巡的講話內容

課后作業: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學時:6

教學目標:

1 .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

2.能用改革開放的原理評價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3.為改革開放獻言獻策,用自身行動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教學內容:

1 .明白為什么要進行改革,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內容,怎樣正確認識改革的性質,改革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

2.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關于改革的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

3.了解我們進行了怎樣的開放,將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改革是什么

課后作業:

如何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

學時:10

教學目標:

1 . 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自覺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

2.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意義,身體力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3.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教學內容:

1.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含義;

2.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理解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含義

3.認識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意義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必要性,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內涵;

4.了解并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內涵,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了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發展教育科學,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途徑;

5.認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認識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6.認識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2.為什么我們不能照搬西方議會民主、“三權分立”和多黨制?

課后作業:

1.文化、精神文明、先進文化、和諧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系。

2.準確把握“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為什么說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九章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理論

學時:4

教學目標:

1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產生的過程、內涵和意義、“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是當前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途徑、當前黨中央的對臺方針、政策和措施。

2.能用祖國完全統一的原理分析與其相關的社會現象和社會行為,能列舉支持國家統一的具體行為。

3.認識臺灣問題的艱巨性、復雜性,積極投身于促進祖國完全統一的偉大斗爭中。

教學內容:

1 .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鄧小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大意義,了解我國運用“一國兩制”構想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的歷史進程。

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

3.明確新世紀新階段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政策,為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而努力奮斗。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一國兩制

課后作業:

新時期對臺灣方針政策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學時:4

教學目標:

1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內涵、當代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

2.能用和平外交的思維方式分析和闡述簡單的外交現象。

3.真正領會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教學內容:

1 .明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掌握鄧小平所倡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本內容和特點。

2.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了解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外交戰略和思想的實質和精髓。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意義

課后作業:

中國的外交政策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十一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學時:8

教學目標:

1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內涵、當代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

2.能用和平外交的思維方式分析和闡述簡單的外交現象。

3.真正領會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教學內容:

1 .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是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完成這一事業,必須堅定地依靠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必須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必須加強人民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2.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正確理解工人階級是我們國家的領導階級;如何理解新的社會階層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3.樹立群眾觀點,掌握群眾路線,把自己融入廣大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之中。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

課后作業: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是什么?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章節/任務/項目/學習情境的名稱: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

學時:4

教學目標:

1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2.能準確評價黨所取得的成績,能用黨建原理正確分析黨內存在的問題。

3.擁護黨的領導,積極為黨建獻言獻策。

教學內容:

1 .理解和認識到只有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依靠力量的新內涵和改進黨的建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3.在實際學習生活中,學生能自覺向黨組織靠攏,積極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教學方法

本課程采用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授課地點:

教室

課上練習: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課后作業:

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標準

對輔助教師、企業兼職要求:

六、課程實施條件

(一)師資條件

1.主講教師的學歷、所學專業、教齡、實踐經歷、教研/科研成果等;

李潔,法學碩士,所學專業為中共黨史,1年教齡,參與北京市德育課題子課題,參與北京市第八屆高校思政課教學基本功比賽,獲得優秀獎,并獲得校內論文三等獎,參與高校思政課調研活動等。

2.輔助教師的學歷、所學專業、教齡、實踐經歷、教研/科研成果等。

不需要

3.企業兼職教師的學歷、所學專業、教齡、實踐經歷、教研/科研成果等。

不需要

(二)實踐教學條件

1.校內實訓條件

課程為公共理論課,教學基本上在普通教室進行

2.校外實踐條件

(1)實踐主題

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2)實踐的主要內容、目的

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戰爭歷史和我國現代軍事成就,理解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深刻內涵,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3)實踐的地點、管理/技術條件等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9號)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4)實踐與課程相關內容的關系

軍事博物館新以軍事歷史為主,輔以軍事科技、軍事藝術陳列。陳列重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陳列、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陳列以及人民軍隊專題陳列,軍博還不定期舉辦許多大型主題展覽。陳列主要涉及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全國解放戰爭、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軍事交往友誼等歷史內容,還涉及“復興之路”、“抗震救災”、“科學發展、成就輝煌”等時事主題。

(三)教學資料

1.建議使用的教材。本課程的學習建議選用教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5修訂版)。作者:本書編寫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

2.推薦教學參考資料:《“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要點和教學設計(高職高專版)》

3.主要教學軟件、數字化教學素材:PPT

4.主要參考期刊:《炎黃春秋》、《中共黨史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

5.主要參考網站: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

七、評價與考核

1.本課程過程評價的要點、主要評價方式

日常考核:課后作業、回答問題、筆記、參與教學

課堂常規:考勤、學習用具、課堂紀律、服裝發式、5s

2.本課程期中考試的要點、主要考核方式

知識測驗:主要是對前期相關知識的掌握、相關理論的運用進行檢測。

期中考試以開卷形成開展。

3.本課程期末考試的要點、主要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形式有選擇、簡答、論述、辨析、材料分析等,既有基礎性知識的考查,也有能力拓展性的題目。

期末考試以閉卷形成開展。

八、其他說明

本課程適用于我院三年制高職和中職轉段的學生。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1406068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538號

網上服務大廳
一站式服務(校外使用請先向信息中心申請VPN使用)
北京交院天地
部門宣傳矩陣 專業宣傳矩陣 學院全媒體平臺
學生服務
資助申請 選修天地 課程查詢 成績查詢 志愿查詢 心理咨詢 新媒體培訓 第二課堂成績單
教師服務
中國知網
其他服務
信息公開 招標公告 大興后勤報修 海淀后勤報修 通州后勤報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