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程標準
一、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 |
《形勢與政策》 |
課程代碼 |
030911103 |
課程英文名 |
situation and policy |
適用專業 |
城市軌道交通、汽車工程、交通管理與信息工程、道路橋梁、汽車經濟管理、汽車車身工程、道路機電工程、建筑工程 |
課程類別 |
公共基礎課 |
課程類型 |
A類 |
課程性質 |
必修課 |
總 學 時 |
32 |
學分 |
1 |
理論學時 |
32 |
實踐學時 |
0 |
開設學期 |
第1、2、3、4學期 |
前導課程 |
無 |
二、課程概述
(一)課程定位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大學生肩負著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使命,必須把自己的發展融入到社會發展之中,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連接學校與社會的橋梁,是當代大學生看中國、看世界的窗口。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它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國際國內形勢、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本課程是一門時政性、綜合性與應用性很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它的相關課程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二)課程設計思路
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即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體現目前新課程改革的“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強調課程的開放性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強調一種共建共享的課程文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強調課程的民主性。課程本身就是對話,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加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堅持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統一。課程設計采取政治性與時效性、廣泛性與針對性相統一的原則,貼近專業、為專業建設服務;貼近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貼近社會,為培養合格人才服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志、樹德、做人作為根本任務。
二、課程目標
(一)知識目標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認識形勢與政策問題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形勢與政策觀、科學分析形勢與政策的方法論、形勢發展變化的規律、政策的產生和發展、政策的本質和特征等基礎知識;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內容,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不斷完善的政策體系。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正確分析形勢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別是對國內外重大事件、敏感問題、社會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
(三)素質目標
讓學生感知國情民意,體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把對形勢與政策的認識統一到黨和國家的科學判斷上和正確決策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目標而發奮學習。
三、課程設計與內容
(一) 課程總體設計
表1課程的設計與內容
序號 |
學習單元 |
學習目標 |
主要教學項目 |
學時 |
1 |
黨和國家重要會議精神 |
黨和國家重大會議精神的學習宣傳 |
2016年“兩會”與“三個自信” |
2 |
2 |
國內經濟形勢與政策 |
掌握國內經濟與社會發展新的動態與政策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政策 |
2 |
3 |
重大事件、紀念活動與熱點話題 |
把握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
2 |
4 |
專業服務與學生就業指導 |
幫助引導順利度過實習期 |
4-1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認識你自己 |
2 |
4-2祝你成功系列——教你心理調適 |
2 |
說明:本課程開設在第1——4學期,總學時32,每期8學時,在動態中把握不變的規律,確定4個教學專題。
(二)學習單元設計
單元一:黨和國家重要會議精神 學習單元描述
學習單元 |
項目任務 |
項目目標 |
教學方法與建議 |
實施地點 |
使用設備與工具 |
考核方式 |
學時 |
1-1 |
2016年“兩會”與“三個自信” |
學習黨和國家重大會議精神 |
講授與研討 |
報告廳 |
多媒體 |
練習頁 |
2 |
|
|
|
|
|
|
|
|
|
|
單元二:國內經濟形勢與政策 學習單元描述
學習單元 |
項目任務 |
項目目標 |
教學方法與建議 |
實施地點 |
使用設備與工具 |
考核方式 |
學時 |
2-1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政策 |
掌握國內經濟與社會發展新的動態與政策 |
講授與研討 |
報告廳 |
多媒體 |
練習頁 |
2 |
|
|
|
|
|
|
|
|
|
|
單元三:重大事件、紀念活動與熱點話題 學習單元描述
學習單元 |
項目任務 |
項目目標 |
教學方法與建議 |
實施地點 |
使用設備與工具 |
考核方式 |
學時 |
3-1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
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
講授與研討 |
報告廳 |
多媒體 |
練習頁 |
2 |
|
|
|
|
|
|
|
|
|
|
單元四:專業服務與學生就業指導學習單元描述
學習單元 |
項目任務 |
項目目標 |
教學方法與建議 |
實施地點 |
使用設備與工具 |
考核方式 |
學時 |
4-1 |
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認識你自己 |
順利度過實習期 |
講授與研討 |
報告廳 |
多媒體 |
練習頁 |
2 |
4-2 |
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調適自己 |
順利度過實習期 |
講授與研討 |
報告廳 |
多媒體 |
練習頁 |
2 |
四、課程考核
1.考核框架:
序號 |
考核方式 |
權重 |
評價依據 |
1 |
平時成績 |
50% |
含出勤、課堂表現、回答問題、參與教學等 |
2 |
課堂筆記 |
50% |
課堂答題頁 |
終結性考核 |
|
形式:筆試■/實踐□/筆試+實踐□/其他□ |
時間:考試周/隨堂■/自行安排□ |
2.考核說明:
考試要充分考慮本課程特點,主要考核學生對國內外形勢的認識和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本課程為考查科目,考評將重點放在注重學生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考評,結合課堂表現、活動表現等綜合觀察。
五、課程資源
1.教學團隊(教師要求)
本課程的主講教師必須具有思想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與國家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注意處理好理論與實踐、教與學、課堂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的關系;注意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創新;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與本課程學習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注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樹立教學以學生為本,教育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教學團隊要經常進行集體備課、教研,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與提高業務水平,積極了解當代及本校大學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情況及其思想特點,對癥下藥,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實驗實訓條件:無
3.教材及參考資料
建議使用的教材。本課程的學習建議選用教材《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中宣部時事報告雜志社主編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1)《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2)《時事報告》中宣部時事報告雜志社主編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3)條件具備,考慮編寫適合我院高職學生實際的《形勢與政策讀本》。
4.學習網站
新華網、鳳凰網、人民網
5.其它資源(多媒體教室、多媒體資源、教學元器件、教學模型、視頻等)
《時事》VCD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