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7月12日,淮安船閘下游航道水位低于最低通航水位6米共26天,占比達76%,最低時僅有5.34米。”談起京杭運河蘇北段這一個多月的通航狀況,京杭運河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蘇北航務管理處的干部職工仍然神情凝重。
原來,今年5月底以來,受干旱少雨等因素影響,蘇北運河淮安船閘下游航道水位持續走低,使船閘運行效率大幅下降。在大型船舶無法通行、待閘船舶數量猛增的情況下,蘇北航務管理處迎難而上,通過嚴格執行調度指令、精確編排運行計劃、上船解決實際困難等措施,統籌應對、主動迎戰,堅決打贏抗旱保暢攻堅戰。
4個梯級聯合管控提效率
航道暢通與否,調度水平的高低是關鍵因素之一。為有效應對巨大的通航壓力,蘇北航務管理處嚴格船舶準入,精確編排運行計劃,安排具備過閘條件的船舶有序過閘。
“水位下降,淮安船閘上下游待閘船舶數量眾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調度指令的下達精確度和執行嚴格度,提到更高的水平。”蘇北航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淮安船閘6月初起實施低水位運行管控方案,并在下游寶應航道站位置設立二級管控點,根據航道水位情況,實施船舶準入制管理,嚴格控制大型超吃水船舶無序進入,按次序逐級輸送符合過閘條件的船舶,提升航道船舶管理效率。
待閘船舶類型不盡相同,調度安排也不能一蹴而就。蘇北航務管理處在加強待閘船舶管理,保證停靠安全和航道暢通的同時,根據實際過閘需求情況,安排危化品運輸船舶優先、及時過閘。
強化上下游相關船閘的聯動控制,也是該處應對通航壓力的工作重點。“我們重點對施橋、邵伯、淮安、淮陰船閘4個梯級實施聯合管控,加強對淮安船閘上下游待閘船舶總量的控制,并與地方海事、航道等部門合作,指揮疏導待閘船舶有序停靠,創造條件加快疏散淮安船閘待閘船舶。”蘇北航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及時疏解船民焦慮情緒
“吃水2.9米的船還需要申報嗎?”
“集裝箱船和新能源船也管控嗎?吃水3.2米以下的船正常放嗎?”
“如果真正能管控住,航道還是可以通行的,但畢竟水位低不可能有多寬的航道,如果不自覺那可就亂了。”
……
這些疑問來自于“淮安船閘”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留言區。記者點開該公眾號,發現在實施低水位運行管控期間,二級管控點通航信息、運行計劃及班次調度計劃等通航資訊實現了每日推送,公眾號還選取了有代表性的留言及時回復。
這只是蘇北航務管理處開辟的眾多告知交流渠道之一。
“由于待閘船舶數量巨大,因待閘時間較長、生活補給困難等原因,船民難免出現情緒不穩、急躁焦慮的狀況。”蘇北航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能將最新通航情況及時告知船民,該處通過船訊通、微信平臺、LED顯示屏、語音播報等渠道,廣泛宣傳航道聯合管控的目的和意義,疏導船民心理壓力,引導其選擇合理航線;與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官方微博等平臺建立了應急通道,每日至少播報兩次淮安船閘的最新通航情況,并第一時間公布真實數據信息,盡可能擴大消息覆蓋面。
設置13處生活用水供應點
久居船上,除了應對心理壓力,船民們還面臨著生活物資短缺的問題。蘇北航務管理處將為船民服務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從船民切身實際出發,幫助他們解決待閘期間的生活困難。
炎炎夏日,吃水、用水需求格外迫切。蘇北航務管理處在淮安船閘下游至平橋段航道、兩淮段航道等處,利用沿線碼頭、企業、沿河住宅等,共設立13處生活用水供應點,免費向待閘船舶供應生活用水,解決船民用水困難問題。
蘇北航務管理處還組建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奮戰在通航保暢一線。服務隊每天慰問船民,購置大米、綠豆、方便面等物資,發放給生活困難的船民;組織醫療隊伍在航道上巡診,滿足滯留船民基本醫療需求。目前,服務隊已慰問船民百余次,看望近萬船民。
在大量船舶聚集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為了保護運河環境,蘇北航務管理處還會同淮安市交通運輸局,組織航政艇、海巡艇、排檔艇,主動巡航收集船民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