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贛鄱大地出現了高溫天氣,持續走高的溫度給昌九改擴建R標施工帶來了嚴峻“烤”驗。但是,廣大參建人員克服高溫天氣帶來的挑戰,始終堅守在施工一線,用汗水譜寫了高速公路建設的勞動贊歌。
早上六點鐘,在昌九改擴建R標路面四分部施工現場,攤鋪機、運輸車、雙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等機車早已是轟鳴成片,為工地勾織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盡管還是早上,氣溫卻早已超過30℃。在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厚重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形成了晶瑩的鹽花。“我們的工作服比較厚,容易出汗,但好在防曬效果很好,還能防止被瀝青混合料的表面高溫給燙傷,能起到保護作用。”技術員樊正平說。“看這里……看這里……看這里,全是鹽花,這可是我們工地的‘特產’哦!”看筆者好奇,27歲的年輕技術員顏建偉俏皮地學起廣告詞,為他身上的“鹽花”做起了推介。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來到上午十一點,此時的氣溫已經逼近37℃,但施工現場的氛圍卻是越來越濃。人群中有位40歲出頭的“眼鏡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叫李劍,是路面四分部生產副經理,他的工作就是隨時掌控攤鋪施工進度和質量。每攤鋪一小段,他都要仔細檢查是否有不足之處,并不停地做記錄。由于雙手沒有空閑,便任由汗水順著額頭、臉頰往下流淌。“我從事這項工作十多年了,這樣的情況都習慣了,而且我這里還不算最熱的,你看下那些在150℃以上的瀝青混合料上工作的老師傅,相比他們我這里是冬天。”李劍強調,“室外溫度越高,越有利于我們的攤鋪質量。”
接近正午,氣溫越來越高,但現場的施工人員卻干得越來越歡快,好像氣溫的升高給他們打了“興奮劑”。瀝青攤鋪施工的重點之一就是對氣溫和溫度的把握。一位現場管理負責人坦言:“對我們路面攤鋪施工來說,最好的天氣就是當下的高溫時段,是我們施工的黃金天氣。”
因為高溫,剛鋪開的瀝青混合料還在“滋滋”作響,渺渺升起的熱浪炙烤著空氣。“你看施工人員都是穿厚厚的膠底鞋,那是因為現在瀝青混合料上的溫度至少有150℃,人站在上面就像活人‘烤肉’。”李劍在一旁介紹說。
在交談中,李劍多次提醒記者注意不要太靠近攤鋪區,但在好奇心驅動下,記者還是試著站了上去。果然,不到一分鐘,記者腳底傳來強烈的灼傷感,感覺鞋子和腳都要燃燒起來,就連脖子上的照相機也被高溫映得發燙。然而再看那些施工人員,卻如同一名名舞者,依然在他們滾燙的“舞臺”上干得熱火朝天。
面對如此高溫,項目部是如何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的呢?李劍告訴筆者,項目部一直把職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項目部根據夏季高溫特點,一是及時調整作息時間,要求各作業隊采取“抓兩頭、歇中間”的做法,避開中午最炎熱的時間段進行施工,并根據夏季“白天長、晚上短”的特點,適當增加早晚施工時間;二是強化后勤保障,合理調配飲食,安排食堂每天送綠豆湯、木耳湯、西瓜等防暑降溫飲食到工地,并為每一位施工人員發放防暑藥品。
據了解,目前昌九改擴建正處于最后的沖刺階段,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對于項目參建人員來說都極其寶貴。為充分利用稍縱即逝的晴好天氣,江西交工路橋工程公司昌九改擴建R標路面四分部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組織施工人員在酷暑中忘我工作,奮力助推昌九改擴建工程加速前進,用實際行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