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成果
中國古建筑凝結著中國古老文化,是我國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更是留給全人類十分珍貴的文化財富。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在城市發展中傳承中華文脈的重要體現。該專業方向寬泛,涉及到了仿古建筑設計、施工,古建筑復原設計、施工,古建筑修繕與保護設計及施工、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等領域。古建筑修繕與保護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連續性,它是特殊的不動產,具有保護和利用價值。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建筑技術的應用,致使古建傳統工藝面臨失傳的危機,隨著國家對古建筑歷史文化的重視與保護力度的加大,古建筑工程技術必然會得到傳承與弘揚光大。
本校自1990年起該專業畢業生在古建筑行業起了越來越大的作用,歷經30多年的教學,如今的古建筑工程企業中,早期畢業生早已經成為企業骨干,國家各個重點工程項目中均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近幾年的畢業生也正在逐步的在行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開辦,源于中國古建設計、施工和古建筑維修、保護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是為搶救和傳承中國古建筑工程技術、提高古建專業人才理論水平,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促進古建筑行業的發展。



05級古建班學生廖雪峰負責的正陽門箭樓、城樓修繕工程

96級古建專業學生薛玉寶負責的香山公園勤政殿復建工程

06級學生張鋒亮、劉朝暉負責的故宮太和門東西廡及周邊建筑修繕





